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一缕清雅见本真

作者:卓 慧 ·137 浏览 ·2021-06-01 11:06:02

——读梁秀敏先生书法近作



清雅俊逸浑然动人


近日读到梁秀敏先生的书法近作我脑子里旋即跳出这几个词并如置身于了一处清爽宜人的山庄有一缕清新的风吹拂


之所以会有这感觉缘于前些时日被网上纷纷扬扬传布的那些“丑书”视频,那些抛开汉字结构想当然地随意拼接胡抹乱造让人既难辨出字形又见不到笔墨韵味的“书法作品”,以及那些不走寻常路匪夷所思地用常人想不到的身体部位执笔进行“书法创作”的视频,结结实实地恶心倒了。与之相较,梁秀敏先生这些结体中正秀雅,用笔圆融劲健,整体俊逸渊然的作品,一见之下,让人就似刚洗了眼球,甚觉清雅动人。是的,美与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愈加昭彰。美丑之辨是美学范畴的一个基本命题一个大话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但当着作品就在眼前,它到底是美还是丑,出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于各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直觉,或许有人曰美,有人曰丑,这都是应然,十分正常,没有多少值得争辩的。但就如见识了肮脏,再见识整洁,看过了垃圾,再看精致的艺术品,一下子,后者给人的喜悦感,便分外强烈和深刻。


甚嚣尘上的“丑书”,追根溯源,可以明末清初的傅山为首倡者,他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直毋安排”,这“四宁四毋”被后世爱好者、追随者奉为圭臬。他的这总结,本是“回临池既倒之狂澜矣”,用以矫正他自己早年心仪的赵孟頫一路书艺的,且不只是其对美学范式的调整,也还寄寓了他作为一个明遗老忠于前朝的政治态度意味,后世将之发扬光大,现而今更有甚者,将之发挥到了极致。


然而丑书到底美不美


仿佛听去,在语义上,这是一个悖论既曰“丑”,何来“美”?但就实际效果看,有些“丑书”,譬如傅山的《哭子诗》,金农的漆书,郑板桥的“六分半书”,谢无量的“孩儿体”,细究之,着实也很有韵味,也可谓美,就如匀称是一种美,打破匀称的不匀称,也是一种美。何也?因其不匀称,因其打破常规写法的“丑”,有新颖别致、生动鲜活的地方,也自有其章法,仍有基本的规范作支撑,不是毫无规矩的胡编乱造、胡涂乱抹。换言之,其表面的乱、表面的“丑”,是以基本的规矩、基本的法度作底色。


就书法艺术来说什么是基本的规矩、基本的法度?


愚以为,一是对书写的对象——作为表意功能的汉字的形体结构,具有最基本的尊重,因为那是整个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东西。诚如艺术史研究者杰克.古迪所言:“书写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使语言物体化,提供和语言相关的一套视觉符号。语言可借助这种物质形式跨越时空的阻隔,并能在时间中保持下去。”(《传统社会中的文字》)书法之书,若脱离了约定俗成,只由书家想当然地胡编乱造、胡涂乱抹,接受者、欣赏者辨析不出书家写的到底是什么,那无异于是一个人在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交流和传承都无从谈起。二是对传统法度、传统规范的继承。如同人得先学走,再学跑,若走都不会,就去跑,必定摔跤。书家的“走”,就是对篆隶真草的基本书法规范的掌握,对先贤大家书写风格、路数的了解。艺术若长久局限在一种范式里,确实再美会让人觉得单调枯燥,有审美疲劳。艺术需要创新,需要有鲜活的元素加进去,哪怕那元素粗看上去不甚和谐,但它新颖,有活力,就会增加艺术的丰富性。书法艺术也是这样,需要创新,但创新之前,得先守正,先掌握基本的路子、经典的精华。


读梁秀敏先生的书作,我感觉他就是守正的典范。


一者他的审美追求很是雅正。何为雅正?《论语》说“雅者,正也”;《现代汉语词典》说是“典雅纯正,合乎规范”。众所周知,和谐、优雅、精美,是传统书法艺术的美学理想、美学风格、美学品范,也就是说,就书法艺术而言,雅正就是和谐、优雅、精美。梁秀敏先生的作品,不论是粗看还是细读,那秀雅俊逸的气韵,匀称均衡的结体,秀劲圆融的用笔,浓淡相宜、攲正合度的字形安排等,在在与和谐、优雅、精美的雅正美学理想都有着不言而明的深度贴合。梁秀敏先生不是一个喜欢言说的人,他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达过他的书法理念、美学追求。但作品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言说,作品泄露了他的心、他的追求。


二者师从传统师从先贤梁秀敏先生习书几十年以帖为主亦涉及碑。二王、唐四家的名帖自不必言,文征明、董其昌等的作品,一旦得悉,他也认真研习,反复琢磨。创作时,亦有意识化用大家的手法,诸如这个撇用褚遂良的,那个捺用欧阳询的,这个横用王羲之的,那个折用文征明的。于是乎,他的作品,整体上秀雅匀称,又仿佛每一笔都有出处,遵循着应有的法度,左起右落,折冲揖让,端庄大气,谨严磊落。于是乎,他的作品,率出己意,乘势而出,既传达着他自己的书风,又隐现着传统的影子。


当然很多事物都似一柄双刃剑,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守正”有时候也是。或许,梁秀敏先生便是由于这样执着地“守正”着,有些限制了他艺术上的拓展。愚以为,梁秀敏先生的书法创作,如果能在“正”的基础上,再率性、恣肆一些,用笔再苍劲一些,字形笔势再丰富一些,那作品,风姿兴许会更美,更耐品。但书如其人,他的性格似乎本就倾向于谨严,不容易放得开,我这无异于是苛求。而且,在这喧嚣浮躁的年代,能求得本真已经是一种奢求,更何况那还清雅着!知足矣。


各位艺术家、作家、诗人、艺术爱好者,写作爱好者,中国美网特别开通您们作品的自助上传通道,只要您是中国美网注册用户,您就可以在您的后台上传您想发布的内容,中国美网将根据您上传时选择的栏目将你发布的内容在中国美网发布。你可以发布:原创文章,诗词、艺术评论、艺术批判,艺术观点,艺术圈所发生的最新资讯和新闻等;你也可以将需要发布的资料。发到我们的邮箱(1435980968@qq.com)由我们给你上传发布。


艺术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